盛夏時節,在七里河區阿干鎮深溝掌村的一處田間,50歲的村民龔真存正弓著腰,仔細查看赤芍的長勢。7年前,他毅然選擇了赤芍種植這一產業,如今的種植規模已達50畝,并成立了甘肅蘭州存福源家庭休閑農場。
“去年挖了2畝,一畝產2噸,4噸赤芍根賣了4萬元,赤芍籽賣了幾千元。”龔真存抹了把汗,笑著算起經濟賬,“今年我打算挖個六七畝,按去年每公斤14塊的行情,能收入10多萬元!”
這幾年,龔真存不僅自己嘗到了種植赤芍的甜頭,還帶動了村里4戶村民一起種植。在赤芍籽成熟季,他每天雇傭本村6至7人采摘,日工資150元左右,讓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赤芍又能賣錢,還有生態和觀賞價值,一舉多得。”龔真存喜滋滋地說,未來他還計劃開發山溝旱地,擴大藥材基地規模,把赤芍種植產業做大做強。
這生機勃勃的藥材田,正是深溝掌村立足本土、探索特色產業增收新路的一個生動縮影。走進深溝掌村,傳統支柱產業百合同樣長勢喜人。“這幾年行情穩,村里又幫著找銷路,種百合讓咱腰包實實在在地鼓起來了。”村民們的話語透著滿足。據了解,全村500畝百合田年產量75噸,產值高達375萬元。
然而村里發展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深溝掌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張瑞鐸向記者介紹,“深溝掌村面積6.41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境內無工業污染,生態環境良好,氣候條件優越,具有發展生態農業的先天優勢和良好基礎。村內有上百種蜜源植物,花期較長且交錯,是中蜂的天然養殖基地。”
正是看中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潛力,深溝掌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正牽頭推進中蜂生態養殖項目。據了解,該項目計劃引入蜜蜂200箱,建設蜂場生產天然蜂產品。同時,流轉30畝耕地種植赤芍、黨參等蜜源藥材。“發展中蜂養殖,能合理利用我們豐富的植物資源和傳統種植優勢,像赤芍、黨參等中藥材,在花期內可降低蜜蜂養殖成本,還可以為蜂蜜產品賦予藥用屬性。”張瑞鐸說:“中蜂養殖投入低、用工靈活、生態效益顯著、蜂蜜市場價值高,加上日益增多的游客,有望成為村集體經濟新的增長點,預計年增收約14萬元,村民可通過務工、分紅或自主發展獲益。目前,我們正吸納有意愿、有責任心的村民,特別是脫貧戶來參與日常管理或就業。”
其實,深溝掌村計劃發展的這項“甜蜜事業”是有探索基礎的。村黨支部副書記胡明輝向記者介紹,“2022年,我們就從渭源縣引進了23箱中蜂試養。目前,已經注冊了‘深溝掌村七彩繡村’品牌,進一步提升蜂蜜、百合、赤芍等農產品附加值和市場影響力。后續,我們還計劃將農家樂、鄉村旅游等業態結合起來,實現產業的深度融合。”
從龔真存赤芍田里的辛勤耕耘,到百合產業的持續興旺,再到正在推動的中蜂養殖,深溝掌村正依托綠水青山,精準發力特色產業,一條集藥材種植、生態養殖、鄉村旅游于一體的產業融合之路漸次鋪開。(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棟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