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maoiw"><acronym id="maoiw"></acronym></dl>
<bdo id="maoiw"></bdo>
  • <s id="maoiw"><acronym id="maoiw"></acronym></s>
    <tfoot id="maoiw"></tfoot>
  • <rt id="maoiw"><acronym id="maoiw"></acronym></rt>
  •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蘭州網  >  蘭州  >  生態榆中
    黃土旱塬變身四季菜園 榆中高原夏菜全產業鏈發展走出富民康莊路
    發布時間: 2025-06-23 09:11 稿源: 蘭州日報   編輯:趙敏

      盛夏時節,榆中大地一片繁忙。廣袤田野間,蔬菜基地滿目蔥蘢,各類高原夏菜沐浴在陽光與山風中,生機勃勃。菜農們熟練地收割、裝筐,冷鏈車滿載“榆味”奔向全國。記者獲悉,目前,榆中高原夏菜年外銷130萬噸,品牌價值突破328.7億元,覆蓋全國60城,成為全國最大的高原夏菜集散樞紐,“蘭州高原夏菜”“榆中菜花”等地理標志產品享譽全國。

      榆中縣1480~3670米的垂直海拔落差與溫帶半干旱氣候,賦予了該縣高原夏菜無可復制的生長優勢。當南方盛夏酷暑難耐時,這里日均18℃的清涼氣候與充足日照,讓甘藍、菜花、西藍花在超10℃的晝夜溫差中緩慢積累干物質,孕育出脆嫩清甜的獨特口感。

      2023年,榆中縣獲批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涵蓋和平鎮、定遠鎮等11個鄉鎮。園區總面積127.80萬畝,其中農用地76.68萬畝,占比60%,是全縣高原夏菜產業最核心、最具競爭力的發展區域。

      致力于打造全國高原夏菜全產業鏈發展示范園和興業富民示范園,該園區聚焦提升設施裝備、做強精深加工、強化科技支撐、推動產業融合、加快綠色發展、完善聯農帶農機制等重點任務,推進主導產業全鏈條融合,使得榆中縣原有的傳統耕作模式正加速向標準化生產、科技化賦能、品牌化運營、產業化聯農的現代農業圖景轉變。

      作為蘭州高原夏菜的發源地及西北最大產地型集散中心,榆中縣以產業園創建為契機,通過技術創新驅動、全產業鏈融合、聯農帶農深化三大戰略,推動高原夏菜產業躍上新臺階。2024年,園區總產值突破98.9億元,累計引進6000余個新品種,青梗松花菜、特色葉菜等121個優質品種脫穎而出,形成20余類暢銷蔬菜矩陣,帶動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6萬元。

      面對高海拔、少降雨的自然條件,榆中創新構建冷涼型蔬菜標準化生產體系,以全膜雙壟三溝旱作栽培技術突破海拔2000米種植禁區,7萬畝冷涼蔬菜基地成為東南沿海“菜籃子”的堅實保障。30個標準化示范基地、3個粵港澳大灣區供港基地,配合春提早、秋延后設施種植模式,該縣將靠天吃飯的傳統種植變為可預期、可調控的標準化生產,從源頭上確保了高原夏菜的凈菜品質,讓黃土旱塬變身四季菜園。

      1071臺(套)智能化農機裝備的推廣應用,5個機械化示范基地的引領示范,使該縣蔬菜生產機械化水平躍升至54.3%。面對高原夏菜長途運輸的保鮮難題,16萬噸冷鏈倉儲能力與41輛冷藏車構建起產地+冷鏈+終端的立體流通網絡。新鮮采摘的蔬菜第一時間進入冷鏈系統,經過高效的預冷、分揀、包裝處理,全程在恒溫環境中配送到全國各地,最大程度鎖住了蔬菜的新鮮度和口感,大大延長了貨架期。

      從田間到餐桌,榆中還在預制菜與精深加工領域持續突破——與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天津農科院、甘肅農大等科研單位合作,開發了凍干蔬菜、脫水蔬菜、油浴食品等產品。質量興農云平臺實現從土壤到餐桌的全程可溯,98%的農殘檢測合格率筑牢品質防線。在企業+基地+農戶運行模式下,6萬農戶嵌入產業鏈條,人均增收三成以上,詮釋建一個園區、興一方產業、富一方百姓的發展真諦。

      園區建到家門口,致富有路不用愁。高原夏菜已然成為榆中農民捧在手里的致富菜。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不僅構建了從種植到餐桌的完整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更成為引領榆中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書寫鄉村振興時代答卷的強勁引擎和核心高地。(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楊貴智 特約記者 張永琰)

    稿源:蘭州日報   編輯:趙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西| 洪湖市| 韩城市| 新巴尔虎右旗| 桂林市| 新余市| 雅安市| 阿拉尔市| 清新县| 聂拉木县| 崇信县| 双江| 柳江县| 临颍县| 梅河口市| 富裕县| 周口市| 青铜峡市| 高安市| 渝中区| 改则县| 高台县| 高州市| 梓潼县| 江安县| 乌鲁木齐县| 恩施市| 金塔县| 榆中县| 宁都县| 太白县| 沁阳市| 新邵县| 青龙| 巴楚县| 吉木乃县| 分宜县| 玉溪市| 三河市| 阿荣旗|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