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maoiw"><acronym id="maoiw"></acronym></dl>
<bdo id="maoiw"></bdo>
  • <s id="maoiw"><acronym id="maoiw"></acronym></s>
    <tfoot id="maoiw"></tfoot>
  • <rt id="maoiw"><acronym id="maoiw"></acronym></rt>
  •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蘭州網  >  蘭州  >  蘭州要聞
    傾聽民生“痛點”打通服務“堵點” 代表委員高度評價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乎民生的重點實事項目
    發布時間: 2025-01-12 11:42 稿源: 蘭州日報   編輯:李曄瑤

    北濱河路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何怡璇 攝

    居民議事會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超 攝

    入戶訪民情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董永前 攝

      有序實施城中村改造項目9個,改造老舊小區97個,加裝老舊住宅電梯60部。完成城區雨污分流工程年度任務。更新改造市政管網297.1公里,修補道路11.7萬平方米,維修路燈5419盞……來自政府工作報告的這組數據,反映了2024年我市城鄉建設的成果,折射著城市的發展,也便利了群眾的生活。

      隨著城市的發展,新的問題也會隨之而來。特別是道路開挖造成的相關影響怎么解決?“馬路拉鏈”怎么系統整治?物業服務如何提升?這些攸關民生的話題,在市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市長劉建勛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有所回應。傾聽民生“痛點”、打通服務“堵點”,讓更多的民生實事項目造福于蘭州百姓,正是我們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而在此次兩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也對此作出了高度評價。

      “三個硬承諾”:“馬路拉鏈”問題有解了

      系統整治城市“馬路拉鏈”,強化“白天通行、夜間開挖”模式,推廣運用非開挖技術,做到“三個硬承諾”,減少對群眾生活和出行的影響。深化“智慧城管”建設,持續拓展城市運行管理服務平臺應用場景,讓精細化、智慧化管理落到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2024年,在蘭州市城區(城關區、七里河區)雨污水管道分流工程(第四批次)中,蘭州市市政工程服務中心攜手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應用了多項先進的非開挖修復技術,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樹立了新的標桿。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現場施工項目負責人孫鵬杰介紹,蘭州市城區(城關區、七里河區)雨污水管道分流工程(第四批次)施工二標段位于慶陽路,起點位于中山路,終點位于平涼路。本項目DN(公稱管徑,下同)800-DN1200管道選用機械制螺旋纏繞內襯法修復技術,DN400-DN600管道則選用紫外光原位固化內襯修復技術。

      “紫外光原位固化技術施工周期短,一段60米的管道,如果采用開挖管網修復技術,施工工期得在半個月以上,而采用非開挖修復技術則僅需4至5小時。在夜間交通流量較低時進行施工,能避免大面積道路開挖對交通通行的影響。同時,不產生垃圾,對環境無污染,符合綠色城市建設的要求。”蘭州市市政工程服務中心項目管理科工作人員李彥良解釋說。

      “實話實說,平涼路這一段剛開始開挖時我也有些困惑,因為這一段2023年好像才剛挖過。但是這次的工期很快,而且也沒有影響通行。”在平涼路華聯商場上班的小琦告訴記者。得知政府工作報告里市長作出的“三個硬承諾”是關于馬路開挖的,小琦拍手叫好。

      “三個硬承諾”即:在今年主城擁堵區道路開挖過程中,確保做到“交通十字節點項目全部夜間施工、單個節點施工工期不超過30天、路面一次開挖長度不超過100米”。而在兩會會場里,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也為這一減少交通影響的做法點贊。“這個承諾很實在,是真正為老百姓著想的。把實事做實、好事辦好,這就是負責任的行為。”市人大代表于福文說。

      市市政工程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針對個別項目建設存在的工期緩慢、影響交通等方面的問題,將繼續推廣運用紫外光原位固化法、機械制螺旋纏繞法、短管置換法等非開挖技術,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對城市交通的影響。同時,項目管理團隊要整體調度施工進度,加強與交警部門、設計院及社會管線單位的溝通協調,確保設計方案科學、管線同步敷設、交通導改有序;團隊成員之間要緊密配合,形成推進項目建設的強大合力。

      我市將繼續推行跨部門協同機制,定期組織各管線產權單位召開聯席會議,按照《蘭州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有關要求,結合行業特點及管線運行情況,全面梳理開挖計劃,通過集中研討、交叉協調,梳理出各管線施工順序,合并同期同段同類工程,做到“多事合一、一次開挖”,從源頭上緩解“馬路拉鏈”現象。不斷強化“白天通行、夜間開挖”模式,根據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及《蘭州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相關規定,2025年城關、七里河兩區的麥積山路、白銀路、平涼路、甘南路、西津西路、任家莊路等67處路段不再受理道路挖掘許可。

      深化“紅色物業”建設:貼心守護居民生活

      深化“紅色物業”建設,開展物業服務質量提升和效能增強專項行動,解決群眾反映的物業痛點難點問題。

      ——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2025年元旦當天,城關區廣武門街道大教梁社區里格外熱鬧。社區的“匠人集市”正在火熱進行中:公益磨刀、理發、家庭醫生、裁剪縫紉等多個公益項目在新年來臨時把暖心的公益服務送到了家門口,居民們紛紛稱贊。這也正是社區依托“田字型”基層治理模式,以“紅色物業”為有力抓手,打造“紅管家”服務新模式的一個剪影。

      據悉,2024年,大教梁社區通過“一領三聯多融合”,將網格管理與物業服務緊密結合,通過“紅管家民意直通車”,社區廣泛收集社情民意,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邀請居民暢所欲言,共同探討解決小區公共設施老化、環境臟亂差等“堵點”“難點”問題。前不久,有一居民反映小區路燈損壞嚴重,晚上出行十分不便。社區、物業和業委會迅速響應,很快就更換了新路燈,讓小區夜晚重新亮堂起來。同時社區還聯合物業以“黨建+安全+服務”為理念,將網格觸角延伸到每戶居民家中。物業圍繞秩序維護、水電維修等8個方面,開展綜合性、多樣化便民服務。“我們在群里反饋的問題,都能得到第一時間的回復和處理。社區還經常攜手物業開展公益集市、我們的節日等豐富多彩的便民服務活動。讓我們覺得心里暖暖的,感覺社區和物業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這次在報告里又看到了熟悉的字眼,我感覺暖融融的。”轄區居民郝紅梅說道。

      “紅色物業”就是以黨建為引領,開展高質量專業化物業服務,切實解決社區居民操心事、煩心事和揪心事,提高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的物業模式。“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這一點,說明我們的政府把市民的生活關注得這么細這么全,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市人大代表達海霞感言。市政協委員李靈說:“一個個數據背后是各個部門共同努力的結果,街道社區是基層治理的主陣地,面對居民的需求和投訴,我們應該有直面問題的態度,跳起摸高的姿態,通過表象看到居民本質的需求,服務好‘一老一少’,解決好‘急難愁盼’讓基層治理有效率、有溫度、有亮點。”

      展望未來,多個基層街道社區的負責人也紛紛表示,將進一步深化“紅色物業”建設,強化黨組織的引領核心作用,持續整合各方資源,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更加精準地聚焦群眾需求,通過“紅色物業”這一橋梁紐帶,讓政府、社區、物業與居民緊密相連,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讓“紅色物業”真正成為居民生活的貼心守護者。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李曉霞 呂勝軍 顏娜 常亞金)

    稿源:蘭州日報   編輯:李曄瑤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阆中市| 阿尔山市| 建平县| 鞍山市| 福泉市| 阳信县| 曲阳县| 申扎县| 克山县| 都昌县| 景泰县| 阿荣旗| 中阳县| 灌阳县| 迭部县| 韶山市| 柘荣县| 根河市| 蓬溪县| 岑溪市| 民乐县| 民县| 永城市| 东源县| 同仁县| 哈尔滨市| 浦北县| 鲁甸县| 信丰县| 屏山县| 胶南市| 平度市| 奉贤区| 迁西县| 巴里| 怀化市| 禄劝| 蓝山县| 望城县| 三原县| 大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