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maoiw"><acronym id="maoiw"></acronym></dl>
<bdo id="maoiw"></bdo>
  • <s id="maoiw"><acronym id="maoiw"></acronym></s>
    <tfoot id="maoiw"></tfoot>
  • <rt id="maoiw"><acronym id="maoiw"></acronym></rt>
  •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蘭州網  >  蘭州  >  蘭州要聞
    牢記囑托建新功 共繪隴原新圖景|氤氳書香潤隴原
    發布時間: 2024-08-22 10:19 稿源: 甘肅日報   編輯:柴任翔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1981年,《讀者》初問世。沐浴在改革開放的春風里,它以先進文化塑造靈魂,用優秀作品振奮精神。從“博采中外,薈萃精華,啟迪思想,開闊眼界”到“選擇《讀者》就是選擇了優秀文化”;從“我們塑造健康的價值觀”到“在這里感受中華風度”,一路走來,《讀者》以其獨特的氣質和魅力浸潤幾代心靈,被譽為“中國人的心靈讀本”。

      2019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讀者出版集團考察時強調:“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為人民提供更多優秀精神文化產品,善莫大焉!”

      殷殷囑托,指引方向;光榮使命,催人奮進。近年來,讀者出版集團遵循新時代的光輝指引,堅定文化自信,深化改革、融合創新、轉型升級,集團高質量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

      《讀者》插圖藝術館內,工作人員向游客介紹文創產品。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高檣

      彰顯時代精神

      守正創新辦好《讀者》

      大河奔流,金城形勝。讀者出版集團坐落于蘭州美麗的黃河之濱。

      走進位于讀者出版集團院內的讀者博物館,大屏幕上滾動回顧的“讀者”成長歷程映入眼簾。展廳內,目及之處皆能喚起參觀者的美好記憶。

      “自創刊以來,《讀者》雜志始終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與時俱進,不斷求新求變,與時代同頻共振。”讀者雜志社社長、總編輯寧恢介紹,進入新時代,《讀者》緊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步伐,立足自身品牌優勢,在保持其原有內在精神特質、堅守價值追求的同時,緊隨時代潮流,傳播時代最強音,著力打造新時代“中國精神讀本”。

      在守正中求創新,在變化中求發展。翻閱近幾年的《讀者》雜志,“讀者人”的匠心可見一斑——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2021年開設“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欄目,推出《讀者》(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特刊),選文體現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用故事感動人、鼓舞人,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和黨的理想信念貫穿其中。

      為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2022年推出專欄“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推出《讀者》(喜迎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特刊),選文以《讀者》獨特視角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開設“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專欄,重點宣傳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講述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為傳播弘揚敦煌文化,2023年第六屆敦煌文博會前,精心策劃出版增刊《讀者》(敦煌號);2024年,繼續推出《讀者》(敦煌號)增刊,同時組織力量推出2023年《讀者》(敦煌號)英譯版、俄譯版。

      此外,《讀者》還入駐“學習強國”平臺,創設“每日一讀”專欄并開設訂閱號,發布的文章傳遞積極向上、溫暖人心的正能量,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滿足讀者多樣性閱讀需求的同時,引導讀者思考人生、感悟生活、求真向善向美。截至2023年底,《讀者》“強國號”訂閱人數已達5000多萬,“每日一讀”閱讀量已接近5億人次。

      “《讀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注重提高策劃能力,通過提升主題出版工作水平,力爭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讀者》執行主編賈真介紹,近幾年,《讀者》在選文方面更加注重以人為本,緊隨時代,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華風度,彰顯文化自信。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香滿園。經過多年深耕細作,“讀者”已經從一刊為主發展成為多刊并進、各具特色、內容豐富、可讀性強的期刊集群。

      ——《讀者》(原創版)以“故事”為閱讀載體,通過對平凡人物故事的講述、平凡生命中綻放光芒的刻寫,展現中國人積極向上、團結昂揚的奮斗姿態,為人民立言,為時代立傳。

      ——《讀者》(校園版)緊貼青少年心理需求,以“漫天星光閃耀青春揚帆起航”專題總領主題出版的各個專欄,以正向人物、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書籍等為切口,潛移默化地培育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

      ——《讀者》(海外版)立足“讀者”品牌優勢,堅持守正創新,開設“國潮”專欄,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時突出地域特色,講好敦煌故事,傳播黃河文明。

      ……

      “事實證明,變化之后的《讀者》依然深受讀者喜愛。”寧恢說。2023年,“讀者”期刊集群總發行量8159萬冊(含數字版),《讀者》月均發行量繼續穩居市場類期刊首位,《讀者》(校園版)月均發行量81萬冊,正努力向“百萬大刊”邁進。自2019年以來,讀者雜志社、期刊出版中心的8種期刊累計22次入選中國精品期刊展,其中《讀者》、《讀者》(原創版)連續5年入選。

      讀者大廈。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高檣

      弘揚工匠精神

      打造更多出版精品

      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需要精品力作。

      讀者出版集團大力實施精品出版戰略,弘揚工匠精神,突出地域特色,不斷提升對優質內容資源的集聚、整合能力,精益求精打造甘版圖書精品。

      近兩年,集團有145種出版物獲國家級獎項、入選國家級重點項目,其中《藏文通用詞典》獲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提名獎,《斯坦因敦煌考古檔案研究》《西夏文字典》分獲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圖書獎、提名獎;“中亞與絲綢之路研究叢書”等4種圖書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2024年上半年,集團有8種出版物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為歷年之最,入選數量在全國出版集團中居第13位。

      自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每一個出版人的使命與擔當。集團立足甘肅豐厚的歷史文化資源,依托敦煌學—絲綢之路、藏學、簡牘學、西夏學等4個出版中心,高質量組織實施重大文化工程,加快做強特色出版板塊,出版的“敦煌與絲綢之路研究叢書”(100冊)是數十年敦煌和絲綢之路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著作,填補了絲路文化研究空白;累計出版敦煌類圖書1000多種,已成為國內有影響力的敦煌學出版基地。

      走進甘肅教育出版社,各類與敦煌文化有關的精品圖書琳瑯滿目。一直以來,甘肅教育出版社依托在敦煌學方面的選題資源、作者隊伍等優勢,出版了大量敦煌學圖書,得到海內外學術界和出版界的肯定。

      “我們早期出版的敦煌題材的圖書,以敦煌學研究成果為主,普及讀物相對較少,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作品近乎空白。”甘肅教育出版社副總經理、副總編輯白鑫介紹,這幾年,隨著敦煌旅游持續升溫,敦煌文化越來越被大眾所關注,出版社因此在專注敦煌學研究成果出版的同時,萌生了“讓敦煌文化走進尋常百姓家”的想法。

      2020年,經過充分調研,甘肅教育出版社決定為廣大青少年量身打造一套有關敦煌文化的圖書。選題策劃伊始,出版社就定位了圖書風格,即“緊扣通俗性和大眾化,增強針對性,擴大覆蓋面”,圍繞“專家之學”和“通俗闡釋”做文章、下功夫,將敦煌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青少年讀物,使其既有學術的深度和厚度,又有深入淺出的廣度和溫度。

      “研究敦煌學的大家、名家無疑是最佳作者人選,但他們的作品大多學術味濃厚,大眾特別是青少年閱讀體驗感不是很好。若無敦煌學研究者參與,又恐內容不夠權威。”白鑫說,“經再三斟酌,我們決定將年輕一代敦煌學者、敦煌學愛好者、自由撰稿人等聯合起來組成寫作團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真實、準確反映出敦煌學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敦煌文化的完整面貌。”

      通過精心打磨,《寫給青少年的敦煌故事》(共12冊)應運而生。這套書2021年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選題目錄,2023年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農家書屋重點出版物推薦目錄,并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普作品,成為一套雙效俱佳的精品之作。

      不僅如此,讀者出版集團還堅持做好古籍工作,竭力把祖國寶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

      集團積極組織實施重大古籍出版項目,先后策劃出版了《俄藏敦煌文獻敘錄》《甘肅藏敦煌遺書研究文獻引得》等多種古籍圖書,大力推進“敦煌文獻系統性保護整理出版工程”的重點項目《甘肅藏敦煌文獻》的出版工作;組建讀者古籍數字科技中心,大力推進重要古籍數字化。

      文溯閣《四庫全書》是國之瑰寶。為了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經過長期籌劃論證,2021年8月,文溯閣《四庫全書》數字化影印出版工程啟動實施。

      數字化影印出版工程分為數字采集、數據處理、影印出版及數據庫建設三個階段。古籍真本由甘肅省圖書館提供,數據采集處理、影印出版等工作由讀者古籍數字科技中心具體實施。

      過去兩年多的時間里,讀者古籍數字科技中心總經理宋學娟的核心工作就是帶領團隊把文溯閣《四庫全書》從紙上“搬進”電腦。宋學娟說,文溯閣《四庫全書》約8億字,換算成現代書籍頁碼約為488萬頁,需逐頁掃描、存貯,工作量巨大。同時,工作中又要萬分小心,確保古籍安全,大家的壓力也很大。

      為確保古籍真本安全無損,集團專門制定了周密的采集方案,覆蓋前期準備、文獻出庫、數據處理全流程。2021年12月23日,開機掃描;2022年5月23日,采集告竣。“整整5個月,每天工作16小時,其間,工作人員一天未休,辛苦可想而知。”數據采集全部完工后,宋學娟才松了一口氣,“古籍沒有絲毫受損,函盒沒有絲毫受損,采集工作圓滿完成。”

      目前,文溯閣《四庫全書》數字化影印出版工程已進入第二階段——數據處理,讀者古籍數字科技中心正加緊實施,預計2025年基本完成。同時,將根據數據處理實時進展及圖片質量達標情況,同步展開影印出版工作。

      堅持融合創新

      激活高質量發展動能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讀者”不僅是執著的堅守者,更是積極的創造者。

      近年來,讀者出版集團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著力構建以創新為引擎、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發展體系,加快將“讀者”品牌的“文化影響力”轉化為“文化生產力”。

      ——加快推進融合發展,通過內容資源數據庫、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直播平臺等數字化項目建設,初步構建起了集文字、音視頻為一體的全媒體傳播新格局,實現了雜志在線閱讀、融媒體出版、音視頻課程上線等。同時,探索出“優質內容+直播電商”營銷模式,推動線上營銷釋放倍增效應。

      ——加快實施重點項目,全力打造集閱讀內容開發、活動推廣、空間建設及閱讀周邊產品研發為一體的閱讀服務體系,先后建成“敦煌書坊”融合出版平臺、公共文化空間數字化智能服務平臺等多個融合發展平臺;將“讀者”品牌旗下優質的閱讀與寫作資源音頻化、視頻化,精心打造的“讀者·新語文”閱讀與寫作融媒體平臺,入選2020年度數字出版精品項目。

      ——加強產學研用協同,集團與有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網絡有聲閱讀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甘肅省級科技重大專項計劃“面向終身學習的人工智能體技術研究及應用”等一批文化和科技融合項目。其中,與蘭州大學共同研發的中國盲文數字平臺,獲得了2023年度“王選新聞科學技術獎”項目獎二等獎。

      2024年年初,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門聯合公布第五批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單,讀者出版集團成為西部唯一一家入選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單體類)的出版企業。

      此前不久,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年創新創意論壇在讀者出版集團舉行,經過層層篩選,9位青年代表脫穎而出,走上講臺分享了自己的創意。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員工特別是青年員工創新創意熱情。

      隨后,讀者出版集團《關于加快推進創新融合發展的意見》《改革深化提升行動方案(2023—2025)》出臺,相關配套制度《創新融合發展專項資金實施辦法》《重點出版項目資助暫行辦法》等也陸續亮相,集團及旗下讀者傳媒設立創新融合專項資金,精心遴選創新創意項目,依托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加快推進產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

      四十三載,弦歌不輟。“讀者”因一本雜志的成長,孕育出了一個知名文化品牌,開創了“讀者+”發展新局面,走出了一條主業挺拔、多元拓展、品牌成長、產業壯大的“讀者之路”。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讀者”在推動文化科技融合創新發展的道路上步履鏗鏘,將圍繞“出版+科技”“出版+公共服務”“出版+閱讀服務”“出版+教育”“出版+終身學習”等十個維度進行跨界“破圈”深入融合發展,重塑出版新業態,重構出版產業新格局,進一步綻放“讀者”品牌的價值。(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周尚業 沈麗莉 王睿君 王占東 海曉寧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李靜)

    稿源:甘肅日報   編輯:柴任翔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阳市| 浙江省| 望江县| 徐州市| 昌都县| 内江市| 吴江市| 苍山县| 天门市| 易门县| 健康| 苏州市| 乌兰浩特市| 东港市| 莱西市| 奎屯市| 前郭尔| 潍坊市| 德安县| 门源| 海口市| 独山县| 普洱| 巴青县| 扶绥县| 南宫市| 平利县| 丘北县| 郑州市| 井陉县| 柏乡县| 南昌市| 四川省| 阳西县| 昭通市| 临高县| 页游| 贵港市| 车险| 博白县| 辉南县|